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为“研究院”)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共同组建的学术机构,致力成为聚焦国家需求、服务区域发展的国家级智库,围绕西部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服务政府决策建议为主要目标,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独立研究,力求形成前瞻性的战略研究成果,为党和政府提供坚实的决策基础、研究资料和解决方案。
一、研究院成立的背景与意义
2014年教育部出台《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为此,以特色和优势学科为引领,以破解制约西部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紧迫性问题为重点,创建西部发展研究院,系统提升杨凌在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
(一)建设国家新型智库的迫切需求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教育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批示,要求高校充分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和公共外交的功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为西部地区的涉农重点高校,杨凌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必须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建设服务国家及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智库。
(二)促进国家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需求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西部地区疆域辽阔,资源丰富,但生态系统脆弱,贫困人口集中,现代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贫困、社会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因此,组建西部发展研究院,进一步围绕西部地区发展中的生态建设、区域发展、城乡统筹、现代农业建设等重大战略问题进行研究,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决策,符合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三)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紧紧围绕学科整合、优化科教资源配置、提升研究团队建设、促进国内外学术开放与交流,组建西部发展研究院,搭建跨区域、跨院校、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国内外专家协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协同、科技教育界与产业界协同的大平台,推进西部发展中重大问题的国际化、规范化、交叉化、集成化研究与创新,以综合性、特色化的知识集成和创新成果服务西部发展需要,是强化西部协同创新,提升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能力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院的使命和定位
围绕西部发展战略,聚焦“三农”及区域发展问题,研究院致力成为追赶世界一流的国家级智库和面向西部发展需求的特色研究机构。经过3-5年发展,将研究院初步建成多学科交叉的学术特区、西部地区重要的研究高地、国家旱区“三农”问题的研究中心,并力争进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序列。
(一)研究领域
1.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
针对我国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资源协调性差等发展瓶颈,按照可持续发展思路,以旱区农业技术投入、技术扩散机理、技术效益评价为基础研究领域,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以旱区农业技术创新规划、水资源高效利用、种质资源利用开发为重点研究领域,探索现代科技改造旱区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和相关政策。
2.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针对西部农业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领域的重大经济、管理和政策问题,围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以巩固农业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理论、先进方法和可行模式,依托网络化的协同创新系统,以流域管理及水资源技术创新、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农地污染控制与保育、资源价值评估与补偿制度、环境友好型产业制度与法规为研究重点,探索我国西部地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与模式
3.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
围绕经济社会转型与粮食安全战略,技术进步与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生产体系,农户(农场)结构与粮食生产效率,以及贸易、市场与粮食安全战略等重点领域,探索建设我国西部地区及北方旱区的粮食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围绕制度创新与食品安全监管,市场规制与食品安全,技术进步与食品安全,一体化与食品质量追溯体系,网络化、信息化与食品安全,以及食品质量标准形成机制与监管等重点,探索建设我国西部地区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4.反贫困与民族区域发展
贫困是制约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最大障碍。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广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以集中连片的贫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为重点,聚集国内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的科学家和经济界领袖,从引进国外智力与自主创新思维相结合,生态、科技、经济社会相交融,以及多元文化交叉、多学科交叉视角,深入研究新阶段中国西部反贫困及区域发展的理念及思路创新、区域战略及模式创新、制度及政策供给创新、保障措施优化等重大问题,为中央及地方政府优化区域性扶贫减贫战略与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5.西部城镇化与农村发展
城镇化相对滞后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思路,以城镇化及美丽乡村建设为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中小城镇转型发展,以城镇体系为核心,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人为本、集约紧凑、绿色低碳、四化同步为主线,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区域发展研究。
6.西部开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以复兴丝绸之路带动西部开放、促进区域发展为战略目标。重点开展西部特殊的地缘历史与文化演进脉络,西部地区与中亚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融规律,以及建设和谐互惠的地缘科学技术交流、经济贸易合作和投资制度安排,为实现国家西向发展战略和促进洲际文化、经济合作一体化,提供决策支持。
(二)西部智库型高层次人才培养
依托西部发展研究院,以博士及博士后人才培养为重点,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以及研究院的政策和学术优势,汇聚全球智慧,吸引发达地区的智力资源,以整合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和科技资源为基础,以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间的深度融合和一体化为主线,全面提升西部地区的学术交流水平,创建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创新基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创新团队,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完善西部科技体制改革、教育模式创新,促进区域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决策咨询、政策依据和对策建议。同时,提升西部地区的科学研究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
(三)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围绕西部发展问题,着眼提升我国在西部发展问题研究方面的国际影响力,建立国内外专家互访及交流机制,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广泛借鉴国际经验,把研究院建成具有良好国际声誉的特色研究机构。
依托研究院举办年度高层学术论坛及其他学术活动,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及促进西部地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目标,进一步凝练新阶段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推进与国内外一流专家、经济领袖之间的深度交流,挖掘发达国家区域开发的经验、战略模式、重要举措和相关政策,为国家及地方政府完善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方案、区域发展战略方案,提供决策咨询、政策依据和对策建议。
三、研究项目类型
(一)公开招标项目
针对西部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院面向国内外设立公开招标项目。计划每年设立3-4项公开招标项目,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3项。
(二)定向委托项目
研究院面向学科竞争力强、具有研究优势和特色、学术声誉良好的研究机构及其团队,每年设立定向委托项目3-4项。其中,围绕及时有效地服务于国家重大决策需要,每年设置应急咨询项目1-2项,研究成果直接为有关决策提供支撑。应急咨询项目选题由研究院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提议,研究院领导研究确定立项。
(三)固定调研项目
围绕开展西部发展问题研究工作需要,确保获取高质量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和案例,研究院拟以村庄为单元、农户及其他主体为调查对象,在西部地区设立固定观察和调研系统。按照地域类型、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特征等,规划建设50个固定村庄作为调查观测系统。
四、研究成果和传播
(一)年度报告
依托研究院的科学研究,以发布《中国现代农业投资报告》、《中国旱区农业技术发展报告》、《杨凌报告》等年度研究报告方式,汇集研究院年度重要研究成果,作为研究院的年度标志性成果,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同时,努力将年度研究报告打造成为标志西部发展研究成果的品牌出版物,扩大研究院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二)内部刊物
编撰和发布《西部发展决策参考》,刊载和发布最新调查研究成果及“三农”政策动态。《西部发展决策参考》主要面向高层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直接服务决策参考。
(三)工作简报
为便于研究动态及信息交流,吸引各方面对研究院工作的关注,计划不定期发行《中国西部发展研究简报》。《中国西部发展研究简报》主要以报道研究院工作动态和学术活动为主,呈送研究院学术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全体工作人员及有关合作单位。
(四)网站建设
创办研究院网站,及时发布研究院工作动态和研究成果,跟踪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及涉农政策动向,公布国内外“三农’’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将研究院网站建设成对外发布信息的重要渠道,与社会各界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汇聚各种有关西部研究资源的在线学术平台。
五、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聘请全国政协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陈宗兴教授担任研究院院长。同时,聘任执行院长1人,副院长2-4人,负责研究院日常运行与管理。
2.研究院成立学术指导委员会。学术指导委员会由相关政府部门领导、政策研究机构专家、校内外知名学者、涉农企业高管等人员组成。学术指导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研究院章程,审议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审定年度研究项目指南,评议研究项目,参与项目验收、研究成果评价等。
3.研究院设秘书2-3人。其中,科研秘书主要负责发布项目招标指南,做好相关信息和研究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编辑秘书负责相关报告的编辑、出版事项等。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示范区管委会每年投入专项资金,支持研究院设立研究项目。研究院定期发布项目指南,以招标、委托等形式面向国内外设立开放课题,汇聚国内外学者参与研究。
5.研究人员随项目受聘在研究院开展研究,研究院按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与考核,研究成果归研究院所有。
6.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研究成果评价导向,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把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核心标准,采取以贡献和质量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方法,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等用户为主的评价机制。
7.协调推进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构建有利于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8.未尽事宜由研究院院长和学术指导委员会提出后,再行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