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递
热点新闻

要闻速递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速递 »
中国智库发展存在的问题
来源:  |  上传时间:2017-07-04

                                   作者:社论                  来源:学习时报

    尽管我国智库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不可回避的是我国智库发展还存在着提升空间。

  智库整体发展水平亟需提升

  高质量智库建设滞后。尽管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评价团队存在着数据收集和方法上的缺陷,但其评价结果大致反映出中国智库在全球智库发展中的影响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在亚洲排行榜中,中国大陆获6个名次,印度获5个,日本和新加坡各4个,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各2个,孟加拉、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各1个。无论从经济规模还是人口、国土面积等考量,这一结果反映出的中国智库发展状况,尤其是高质量智库的状况都是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不相称的。

  中国智库整体发展水平不平衡。多数省市区及重点城市社科院和高校下设的政策研究与咨询机构的思想产品产出能力,尤其是高水平思想产品产出能力与国内外知名智库存在较大差距。地方政府理解、细化、执行国家层面公共政策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国家层面公共政策的实际效果。因此,提升这些地方智库的发展水平,就和建设高质量智库一起成为影响中国智库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

  智库经费支持存在双重不足

  中国智库发展面临政府资助和国内社会支持双重不足的问题。2009年《瞭望》杂志一个关于中国智库发展的调研发现:“一家半官方研究机构,其经费来源中来自主管单位的资金只占2%;委托课题费用占27%;一家美国慈善基金和一家德国跨国企业的资助共占63%。”虽然这家智库的经费结构并不代表我国智库经费来源的总体情况,但基本反映了中国智库经费来源双重不足的现状。

  中国智库经费支持的双重不足引起国外资金的介入。美国智库发展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委托课题资助和社会捐赠,而且整体上后者占较大比例;德国智库的发展80%以上依靠政府全额资助。中国政府资助和社会支持双重不足,必然导致智库寻求其他的经费来源渠道。近年来,跨国公司与国外基金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多,中国智库经费支持既要增强政府资助支持力度并做好在各类型智库间的合理分配,又要为国内社会资金支持创造良好环境,逐步培育社会支持智库发展的风气。

  智库参与制度化有待加强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决策咨询制度。国务院各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大多成立专家咨询委员,建立相应决策领域的专家库,并制定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制度(条例),规范了决策咨询的适用范围、工作程序、咨询形式、激励机制等。

  但是,据中组部“建立决策咨询机制”研究组在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13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调查发现,“开展得不平衡,主要靠领导推动”与“缺少对专家的激励约束和咨询效果的评估”是目前公共决策专家咨询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持上述两种观点的被调查专家分别占48.2%和53.7%,被调查省直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占56%和61.5%,被调查县市工作人员分别占61.3%和53.2%。可见,智库参与的制度化仍然受限于领导的推动力和智库评价的滞后导致的参与低效现象。

  同时,智库参与决策咨询在实践中还会遭遇以下问题:某些地区对重大事项界定不清,决策者有选择地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咨询;决策咨询需求不公开透明,有选择地确定决策咨询机构或专家个人;决策咨询过程和结果并没有形成完善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导致决策咨询缺乏责任追究机制;决策咨询工作走过场,智库或智库成员成为决策者的附庸和利益代言。这样的决策咨询现状,反映了智库参与的制度化不仅仅是参与文件的制定,更重要的是把政策真正地落到实处。智库参与决策咨询制度本身不健全,或者因不细化而有漏洞,就会减弱智库决策咨询参与的实际效果。

  智库成长环境缺乏有序竞争

  目前,我国政策分析市场并未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政策分析市场还存在着归口管理的行政化倾向,大多数事业单位型智库和高校下设智库,可以很方便地从其主管部门获取委托课题开展决策咨询活动,而其他类型智库甚至根本不知道委托课题的信息,或不被给予竞争的资格,或突击式的申报不给其他智库准备时间。很多委托课题虽然以招标形式进行,但是在申报条件中却通过各种限制条件将竞争者排除在外。即便给予竞争资格,在评审中也存在诸多暗箱操作问题,造成看似公平实则“走过场”的现象。

  我国智库发展的舆论环境处于总体趋紧状态。智库开展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发表意见建议都会有很多正式的或非正式潜在的制约,使得智库间不能形成宽松自由的思想创新和锤炼的环境。智库发展舆论环境的总体趋紧,不利于形成智库间思想观点的传播、交流、辩论、碰撞的平台。

  智库发展亟需科学化评价

  智库评价在全世界来看,都是一个难题。主要原因在于还没有一套科学化的智库评价模式,具体而言科学化的智库评价需要明确的智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反映智库目标和智库运行的因果关联;智库评价指标能够客观真实采集到系统运转的现实指征。如果这三者做不到或者只具其一的话,就难免导致系统运转产生偏差。

  中国智库评价一直处于缺失状态,自然只能参考国外的结果。目前,在中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智库评价团队所做的评价。但是,该团队的方法本身也存在一定缺陷,这就影响了智库评价的科学性。媒体、学界等对智库排名结果的过度放大和不合理的解读,导致这一评价结果并未起到应有的规范引导中国智库整体健康发展的作用,反而使得智库间容易迷失在“为评价而评价”的陷阱,甚至为获得评价排名而不惜扭曲本身发展目标和路径。

  智库国际影响力存在差距

  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知名智库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按照对智库的界定和分类,我国各类智库已超过2000家,这一数量比美国公布出来的数量还要多。但是从影响力对比上看,在国际上影响力显著、获得足够认可、能够在国际公共事务治理和调整国际关系发挥重要作用等方面,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我国各类智库的政策咨询和研究重点大多停留在国内现实问题上,决策机构往往因现实问题而提出咨询需求,这是智库接受决策机构“拉”的需求而导致的,而且这一情况会因中国所处的社会转型期各类政策问题剧增而持续下去。因此,中国智库整体发展境况中越来越呈现出来的问题是,中国智库习惯于现实性问题而受困于现实性问题,弱化思想、理论层面的创新,导致智库向更具广度、深度、高度的影响力方向停滞不前。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战略性、前瞻性、国际性和理论性的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更增加了这些国际性战略问题的复杂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一旦失去话语的主动权和领先优势,必然会给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带来更大的挑战。

COPYRIGHT © 2012-201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部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
通讯地址:陕西 杨凌 邰城路3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发展研究院   电话:029-87082961   POWERBY:107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