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慧珍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号角。盘古智库理事长、盘古智库城镇化首席研究员易鹏在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智库发展的重视,是智库行业发展的重大利好消息。
“虽然中国智库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建设,成效显著,但总体而言,依旧多而不强”,易鹏表示,当前我国智库主要存在着专业性不强、影响力不足等问题,未来要向着专业化、影响力、创新性、独立性的方向发展。他认为,这次中央文件系统性地指出了智库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等重大问题,指明了现行智库体系的改革方向,实际上为智库发展营造了一个适宜的大环境,必然会大大加快智库行业的发展。未来,中国现有的传统大型智库,如社科院、国研中心等一定会做大做强,整体提升中国智库的发展水平。
《意见》中“社会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成部分”,明确了社会智库在我国智库体系中的地位。易鹏认为,社会智库在服从党的指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需要发出一些不同于体制内的声音,这也是社会智库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易鹏表示,“建立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和“完善重大决策意见征集制度”,也将对智库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智库研究需要一定费用,智库的研究成果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服务。从这个角度看,之前的智库,特别是民间智库离这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距离。建立这两个机制,必然会大大加速智库发展。他希望有关部门在社会组织注册和监管,社会捐助等方面尽快出台一些规范和引导社会智库发展的具体措施。
易鹏指出,目前,我国形成了智库发展潮,一方面现有智库,尤其是许多体制内智库,在加紧步伐深化改革,会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提高研究质量,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智库种类会大大丰富,数量会有所增加,会涌现出更多的小型专业智库;传统体制内的智库依旧保持强势,社会智库也会逐步彰显活力。“但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智库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易鹏强调,只有我们智库的基座足够大了,其中才会出现特别优秀的。
谈到怎样才能建设好智库,易鹏深有感触,“智库要发展好,保证智库研究成果的高质量和可操作性是重中之”。他以盘古智库为例介绍说,盘古智库所有研究都是秉承“经世致用”的理念来做事的,要“经世”就必须保证质量,否则就是误国误民;要“致用”就要保证我们的东西符合实际情况,又有可操作性。在过去的一年中,盘古发布了三个课题,但是这三个课题的背后凝结了整个团队的辛劳和汗水,几十场的“头脑风暴”和跨界思想碰撞,中国三十多个地方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是有质量、综合性、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易鹏强调,不被一些利益影响、不被金钱绑架,是保障智库研究的独立性,运行好一个智库必须要坚持的立场。
易鹏坦言,社会智库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社会组织注册问题。“这次中央的《意见》中已经明确了,相信很快会有具体措施出来,问题会迎刃而解。”另一方面,中国的智库,还缺少类似美国“旋转门”这样的机制,社会智库的员工,即使表现出色也不能去政府部门挂职或者任职,他希望这方面的障碍在未来能够有所突破。
在易鹏看来,智库的本质是“出主意”的,只有出的主意接地气,才能够被重视,被采纳,才能切实落地。研究任何问题,一个人单枪匹马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必须要搭建团队通力合作。 “研究团队在建设时要重视人员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方面的互补性,各取所长。”易鹏最后强调,智库在选择人才时既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跨界,重视团队成员对实际情况的掌握,也要有行业专家(即具体从事某个课题工作的一线人员),同时还要吸纳一些有经验的政府人员,这样才能在团队上构成上保证研究结果是接地气的,可操作的。
|